央广网北京7月16日消息(记者吕红桥)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《环球新财讯》报道,上半年经济数据显示,我国创新成果不断涌现,新兴产业茁壮成长,数字经济快速发展,绿色发展提质增效,产业改造升级加快。《中国经济半年报》亮点解读,本期推出《新质生产力继续加快培育和成长》。
上半年,创新成果不断涌现。各地继续加大创新投入,我国现在研发(R&D经费投入)占GDP比重接近2.7%,已经超过欧盟平均水平,接近OECD国家平均水平。据相关部门统计,1至5月份,我国有效发明专利申请量接近500万件,增长12.8%。另外,今年以来,从DeepSeek大模型到机器人马拉松赛,从航空航天到无人驾驶,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。
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教授竺彩华说:“我们的一些先进科技企业,在新的技术领域,专利的申请量已经是全球第一了,像5G已经是全球领先了,专利知识主要就是中国贡献的。谁拥有技术,谁就拥有了标准体系建设的话语权,包括规则的话语权,所以在这方面中国的角色其实已经是一个引领者了。”
上半年,新兴产业茁壮成长。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.5%,1至5月份,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接近10%,创新成果和产业融合带动了高技术产业发展。
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魏琪嘉分析:“技术含量高、产业链条长的实体经济在支撑制造业,在支撑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。现在中国的这种产品不但在国内有很强的需求,在国际上也受到欢迎,说明背后其实都是一条又一条具体的生产场景,我觉得这彰显了我们实体经济发展的韧性。”
上半年,数字经济快速发展。进入数字化时代,人工智能加快发展,数据也是生产要素,各地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%左右。这个比重与发达国家比,也是比较高的。
上半年,绿色发展提质增效。各地贯彻新发展理念,加快推进绿色产业发展,以新能源汽车、锂电池、太阳能为代表的“新三样”继续保持较高增长速度。比如,新能源汽车上半年产量同比增长超过30%。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周密表示,新能源产业仍然有巨大增长空间。
“像太阳能电池、风能的安装,在一些地区可能会逐渐趋于平衡,到平衡的状态之后,如何去提高它们的能效,如何去处理它们全生命周期之后的回收和再应用,如何去有效地利用我们的资源,我觉得未来还有很多巨大的增长空间。”周密说。
此外,上半年产业改造升级加快。今年以来,各地继续实行传统产业更新改造,尤其是在国家“两重”“两新”政策支持下,改造步伐加快,大家都在积极对接“互联网+”“AI+”“数字+”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。这些都表明,我国新质生产力继续加快培育和成长。
盈辉优配-配资优秀炒股配资门户-炒股的杠杆平台-上海股票配资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